東盟視點:越南印尼列居“展望五國”
“展望五國”和“金磚四國”
前不久,日本《經濟學人》周刊發表經濟學家的一篇題為《VISTA為何能成為有潛力的國家》的文章,認為“展望五國”將繼“金磚四國”之后,成為下一批有潛力的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越南等國發展潛力巨大。
所謂“展望五國”,就是越南(Vietnam)、印尼(Indonesia)、南非(South-Africa)、土耳其(Turkey)和阿根廷(Argentina),5個國家英文名字的首字母縮寫VISTA,英語中VISTA有眺望、遠眺的意思。“展望五國”作為有潛力的新興國家,繼“金磚四國”之后已在世界上引人矚目。
“金磚四國”(BRICs)這個新詞,由美國高盛投資銀行的經濟學家2003年10月創造,“BRICs”是指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四國的英文名稱首字母(BRICs)縮寫而成,由于“BRICs”發音與磚塊(bricks)相似,故稱為“金磚四國”。其后,日本《經濟學人》周刊發表經濟學家的文章認為,“金磚四國”以城市為中心的經濟持續發展,富裕階層和中產階層正在不斷壯大,有效地帶動本國經濟的發展。《世界財富報告》前不久發文指出:2004年,巴西有9.8萬人金融資產超過1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6.5%;俄羅斯有8.8萬人,增長4.8%;印度約有7萬人,增長14.8%;中國約有30萬人,增長4.5%。富裕階層的崛起,使得這些國家對高檔商品和各種金融商品的需求增多,有力地促進這些國家經濟的發展。
“展望五國”被認為經濟未來幾十年內將會有飛速的發展。根據經濟學家對“金磚四國”經濟研究所作的推算,從2005年至2050年,西方七大工業國的經濟規模以美元計算的話與現在相比最多擴大到2.5倍,“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擴大到20倍,“展望五國”預計可擴大到28倍,因此“展望五國”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國家。
“展望五國”的共同條件
“展望五國”都具有成為新興國家的5個條件:一是天然資源豐富;二是年輕勞動力有增加的趨勢;三是對引進外資持積極態度;四是政治穩定;五是中產階級正在崛起和個人消費增長。“金磚四國”也具備這5個條件。在這5個條件中,最重要的是中產階級崛起,具備這一條件的國家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維持經濟持續高速增長。
“展望五國”與“金磚四國”的不同點:一是與率先發展的“金磚四國”相比,“展望五國”的經濟發展階段相對落后,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意味著“展望五國”今后發展的余地要比“金磚四國”更大一些;二是“展望五國”與“金磚四國”相比在政治上不太穩定,但這是相對而言,與其他新興國家相比,“展望五國”的政治還是穩定的。
“展望五國”面臨的共同風險是容易發生通貨膨脹,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除了這兩個共同的問題之外,每個國家還各自面臨著不同的問題,如南非有艾滋病流行和社會治安問題,土耳其的最大課題是如何解決慢性經常赤字,如此等等。但只要這些問題處理得當,都不影響“展望五國”成為有潛力的新興國家;同時,考慮到這些國家的發展前景,這些國家的企業應當把著眼點放在中長期投資上。
列居“展望五國”的越南和印尼
作為東盟國家的越南和印尼被列入“展望五國”,越南被認為潛力最大。進入21世紀以來,越南經濟的實際增長居亞洲第二、東盟第一。由于中產階級的崛起,越南個人消費明顯增加,國內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中心的投資也在持續擴大。越南已經成功加入世貿組織,為其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創造了新機遇。
自1986年確立和實施“革新開放”發展戰略后,越南政府積極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并在發展中借鑒中國的經驗,一方面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吸引外資,一方面推動“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越南政府特別注重在大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及高科技項目方面的投資,同時越南也注重依靠世界援助來助推本國經濟發展,政策引導使越南吸引外資呈快速增長態勢。原油是越南第一大出口產品,大米、咖啡、橡膠、胡椒等產品出口也位居世界前列。越南因其3000多公里長的海岸線而擁有豐富的海產資源。
越南勞動力成本低廉不僅吸引大量外資企業到來的原因,也使得勞動密集型的紡織服裝業和制鞋業成為該國極具競爭力的產業。越南勞動人口年輕,政府注重人力資源開發和教育培訓,越南年輕人常常學兩個專業或懂兩門外語,這為該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后勁。越南人的消費觀念不同于中國人,他們傾向于將收入的70%都用于消費,年輕人更是這支消費大軍的主力。這使其在近年來初嘗經濟增長的好處后釋放了巨大的購買力,成為推動內需增長的強大動力。近些年來越南零售市場已成為繼印度、俄羅斯、中國之后世界第四大最具吸引力的市常
印尼人口數量居世界第四,這將保證其充足的勞動力供應,此外,印尼國土面積廣闊,石油和天然氣等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印尼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投資、出口和私人消費等增長較快。印尼政府先后出臺了若干鼓勵進出口貿易政策,有效地促進經濟的發展。以汽車工業為例,印尼國內對摩托車和汽車的需求持續走高,據有關資料,尤其是印尼新摩托車近年來銷售直線上升。為了減少貧困人口,印尼政府自2006年以來已經把發展中小企業作為經濟建設的戰略性基矗據印尼中央統計局的資料,目前印尼的中小企業有4000多萬家。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