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洋浦建成面向東南亞的航運樞紐和物流中心
胡錦濤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深情寄語,要充分發揮海南的區位、資源、政策優勢和僑鄉特色,大力拓展對內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要積極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和環北部灣的經濟合作,以洋浦經濟開發區為龍頭,努力打造面向東南亞的航運樞紐、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寥寥數語,不僅對洋浦今后的發展寄予了殷切的期望,而且站在全局高度,在經濟全球化日益加快的大背景下,指明了洋浦乃至海南在國家對外開放戰略中的定位和應發揮的作用。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風起云涌,區域經濟合作發展迅猛。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要想謀求加快發展,就必須融入區域合作的潮流,在區域合作中捕捉發展機遇,拓展發展空間。2010年,中國—東盟將建成自由貿易區,隨著這一目標的確立,近年來中國—東盟經貿往來日益密切,區域經濟一體化步伐明顯加快。在這一大框架下,環北部灣地區以其豐富的資源、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廣闊的開發前景,越來越成為中國和東盟經濟貿易合作的焦點和切入點。
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不僅位居環北部灣地區,而且地處國際航運主航道上,是我國面對東南亞的最前沿、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有華南地區唯一的保稅港區,區位優勢十分獨特;海南又是獨立的地理單元,有天然優越的自然環境,完全有條件在我國新一輪的對外開放中先行一步,為進一步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探索路徑、積累經驗。
在這樣的背景下,海南積極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和環北部灣的經濟合作,有利于參與區域內資源共享,承接產業轉移和垂直分工;有利于擴大市場和經濟發展的腹地,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吸納國際資本和外部資源;有利于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提升海南的整體競爭力,實現共同繁榮與共同發展。
作為我國目前對外開放政策最優、功能最強、層次最高、手續最簡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海南洋浦保稅港區是國內繼上海洋山、天津東疆、大連大窯灣之后批準設立的第四個、華南地區唯一的保稅港區。政策優勢方面,國外貨物進入港區保稅、國內貨物進入港區視同出口實行退稅、港區內企業之間的貨物交易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區位優勢方面,洋浦位于新加坡—香港—上海—大阪國際海運主航線上,是連接中國與東南亞、中東的樞紐;港口優勢方面,洋浦半島150公里海岸線上分布著20多個海灣,可建80多個萬噸級碼頭;產業優勢方面,洋浦目前已建成30萬噸原油碼頭和10萬噸成品油碼頭,并已形成以海南煉化和金海漿紙為龍頭的石油化工、林漿紙一體化產業集群。
因此,把洋浦打造成面向東南亞的航運樞紐、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將有力提升洋浦經濟開發區的核心競爭力,并將極大地拓展海南對外開放的空間,有利于構建海南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可以依靠保稅港區的政策,有效推進海南與東盟各國的經濟貿易往來,使海南逐漸發展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可以在環北部灣地區乃至華南地區形成一個新的對外開放平臺和新的發展制高點,促進海南與環北部灣地區和泛珠三角地區更緊密的區域合作;可以有效地帶動海南的港航業,推進海南物流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可以更好地利用區域內各種資源,促進有海南特色的出口加工產業的發展壯大。
此外,把洋浦打造成面向東南亞的航運樞紐、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對于加快我國南海油氣資源的勘探與開發,建設我國南方石油、天然氣商業儲備和戰略儲備基地,確保國家能源戰略的實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面對新的歷史機遇,重新站上中國改革開放制高點的洋浦,應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政策優勢,努力打造面向東南亞的航運樞紐、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落實好胡錦濤總書記考察海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實現小平同志開發洋浦的戰略設想。 文章來源:海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