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縣面向東盟做強電子產業
容縣是廣西最大僑鄉,不少容縣籍僑胞在東南亞各國已經成為經濟界的知名人士。近年來,該縣根據東盟市場對電子產品需求大的情況,采取以僑引僑,產業招商等辦法,加快電子項目落地和投產。為此,該縣首先加強海外聯誼。今年春節期間,容縣縣政府、縣政協、縣委統戰部和縣外事僑務辦公室、縣僑聯等單位聯合向居住在海外的一萬多名僑領和知名僑胞寄送新年賀卡。隨后,縣四家班子領導又率團訪問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東盟國家,訪問各國容縣籍僑領,特別是訪問僑胞中的新生代的杰出代表,向他們大力宣傳、推介容縣,邀請他們回鄉觀光旅游,激發他們投資建設家鄉的熱情。今年4月,馬來西亞森美蘭廣西會館組織110多名僑胞回容縣探親尋根。容縣縣政府、縣政協和僑務部門向僑胞們介紹了容縣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并協助他們祭拜祖先,走訪親人。同時,該縣僑務部門通過查族譜和新舊地名對照等辦法,為100多位僑胞重新找到早已音信全無的親人。此外,積極保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至今年5月中旬,該縣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清退華僑私房455戶,面積26萬平方米,經濟補償851萬元,無償劃撥宅基地1500平方米用于接收安置歸僑、僑眷,切實為他們解決各種困難。
這樣,各種影響僑胞回鄉投資發展的難題迎刃而解,出現了“以僑引僑”的可喜現象。去年,該縣印尼華僑林先生在容縣辦起一家規模較大的電子企業。今年3月,他把容縣優越的投資環境和在容縣投資辦廠有利可圖的情況在海外僑胞中廣泛宣傳,引起轟動效應。通過僑胞的引領,最近,主要由海外華僑投資30億人民幣建設的“華僑高科技產業園”項目簽約落戶容縣,多位華僑通過其他僑胞的介紹,也分別在容縣辦起投資額超5000萬元人民幣的電子企業。更為可喜的是,不但容縣籍的華僑、僑屬在容縣積極投資辦電子企業,而且防城、北海、廣東、福建、江蘇等地僑胞和其他企業老板也在容縣上電子項目。原來在深圳的晶石科技有限公司,沖著容縣優越的投資環境,將彩色電視機高壓包、高頻頭等科技產品生產線搬到容縣,通過租賃容縣經濟開發區2.1萬多平方米標準廠房辦起容縣晶石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行政人事主管王瀾波告訴我們,他們公司從2006年10月開工建設,2007年5月正式投產,只用半年時間。如果公司要征地和建廠房,至少要多用半年時間,多投入3000多萬元。現在他們有兩條生產線,今年的目標是將4條生產線全部從深圳搬到容縣,計劃總投資4億元,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可以達到6億元。
容縣縣委、政府還積極探索產業招商、延長產業鏈,依托知名企業實行二次招商促進電子產業發展的新路子。投資1.5億元的晶辰電子有限公司是比較早落戶容縣的企業,通過它的影響力,容縣引進晶石科技有限公司、菱光電子有限公司、駿瀚電子有限公司、新興盛電子有限公司、占生電子有限公司等多家電子企業,總投資達8億多元。這種產業招商的模式,使33家電子企業先后落戶容縣,形成了電子產業群。主要產品有各類彩電顯示器、高壓包、電子元件、電感組件、手機零配件、MP4顯示屏、高頻頭、彩電和電腦變壓器、各類電源開關等60多個電子產品,大部分出口歐美、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今年1—5月中旬,全縣電子產業實現產值2.7億元,稅收156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12%和39%。(秦崇廣)來源:容縣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