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自貿區談判:汽車出口隱現新通道?
華晨從2006年中開始出口到智利市場,2006年10月自由貿易區開通之后,進口關稅由5%降到零。“自貿區的優惠政策增強了華晨汽車在當地的競爭力。”華晨海外部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截至到2007年4月,中國政府部分啟動和正在商談11個自貿區,涉及28個國家和地區,涵蓋我國貿易總額四分之一。2007年在東盟自由貿易區部分地區,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進口關稅大幅下降,以泰國和馬來西亞為例,2003年的關稅為10%-80%,而2007年下降至5%-12%。
商務部國際司的一位官員在日前舉辦的2007中國商用車出口論壇上告訴記者:“除了中國-東盟、中國-巴基斯坦、中國-智利自由貿易區之外,中國與海合會自由貿易區將有望在1-2年內談成。
海灣合作委員會(簡稱海合會)涵蓋中東最富有的六個國家,他們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汽車工業,對汽車進口非常開放。”中東作為中國汽車出口的主力市場之一,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對于汽車企業來說,無疑一個利好的消息。
“自貿區可以有力地促進汽車出口,使企業獲得更多的商機和更豐厚的利潤。”這位官員表示,“但是,從我們目前了解到的情況,國內不少汽車企業對自貿區反應不夠靈敏,利用率不是很高。”
出口的誤區
長城汽車國際部總經理邢文林告訴記者:“對自由貿易有哪些優惠的政策、企業可以享受哪些待遇、政府的審批手續等等都不很了解。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制定出針對自由貿易區的海外出口策略。”不過,長城已經意識到了自由貿易區的價值。“我們目前比較關注非洲自由貿易區的進展,因為我們出口到非洲的量很大。”
“汽車企業確實存在對自由貿易區利用不充分的問題,這大概是因為自貿區剛剛出現,企業對它的了解和利用還需要一個過程。”華晨海外部相關人士表示:“我們是從去年才開始關注自由貿易區的,目前華晨除了出口到智利和東盟自由貿易區之外,對其他自由貿易區的情況不太了解。”
“長三角和珠三角的企業在這方面的意識更強一些,當然對自貿區不了解也可以理解,現在我們所有的人都投入到自貿區的談判中,對自貿區的宣傳和培訓遠遠不夠。”商務部官員這樣解釋。
“不了解只是一個方面。”一位企業代表非常坦率地告訴記者,“中國汽車出口多集中在非洲、中東和俄羅斯,如果能夠在這些地方開辟自由貿易區,并且在關稅上有很大的實惠,那么我們肯定會非常關注,并且制定相關的策略,進行必要的產品準備。”
“在任何一個關于自貿區的談判中,汽車都是談判的焦點,即使是巴基斯坦這樣沒有汽車工業的國家,他們也希望對自己汽車產業進行保護,因為汽車是很重要的產業鏈。只有在智利和海合會的談判中,針對汽車的談判很順利。”商務部官員介紹到,“而且很多國家本著自我保護的本能,現在不愿意和中國建立自由貿易區,比如,非洲和俄羅斯。”
據介紹,目前部分啟動和正在商談的11個自由貿易區包括東盟、智利、巴基斯坦、海合會、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冰島、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印度和韓國。
“要利用好這些自貿區,企業應該密切跟蹤我國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商談自貿區的進展情況,吃透談判成果,抓住貿易機會,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和市場定位。”這位官員最后補充道。
自貿區實景
每一個自貿區的情況不同,比如在東盟自貿區,汽車為敏感產品,關稅是一個逐漸降低的過程。而在智利自貿區,關稅一開始就是零。
就是在東盟自由貿易區內部,不同的國家也不相同。在泰國和馬來西亞,2007年關稅降為5%-12%,2010年降為零;在印尼,2007年關稅為0-15%;在越南,2007年關稅降為30%-80%,2015年除個別產品外均降為零。
根據自貿區不同的特點制定適合企業自身的戰略,比如在高關稅的國家建立組裝廠,在零關稅的地方直接出口,才能享受到自貿區的實惠。
以東盟貿易區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為例,2005年哈飛在馬來西亞建立組裝廠,原因是散件進口的關稅為10%,而進口整車的關稅高達80%。但是,在同為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新加坡市場,由于種種原因目前還采取直接進口的方式。
由此造成的差距非常明顯。目前在馬來西亞市場上,哈飛路寶的價格為7萬多人民幣,2006年的銷量達到5000多臺。而在新加坡,路寶的價格為14萬多人民幣,目前的銷量僅為10多臺。.
下一步,哈飛要利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之間的自由貿易區協定,拿到馬來西亞原產地的證明,將在馬來西亞組裝的車型出口到新加坡,這樣出口的關稅僅為5%,這樣一來價格就會下來很多。“自由貿易區對我們出口肯定是有促進作用的。有效地利用自貿區讓企業收益匪淺。”哈飛有關人士表示。
華晨2006年出口到智利時,韓國汽車在當地占據相當大的份額,由于中國當時沒有與智利建立自由貿易區,而韓國和智利已經建立自貿區,按照規定,中國汽車的進口關稅為5%,而韓國為零關稅,這樣華晨汽車的價格競爭力就差很多。
但是,2006年10月之后,隨著中智自由貿易區的啟動,中國汽車就可以和韓國汽車享受同樣的待遇,一下子增強了競爭力。“2007年底,大批量的出口就會開始,智利市場很有潛力,做好了幾千臺、上萬臺都是有可能的。”華晨相關人士介紹道。2006年華晨海外出口總量為5000臺,今年的目標為2萬臺。
毫無疑問,自由貿易區確實在促進汽車企業出口。但是,在開拓海外市場的過程中,自貿區為企業提供的實惠畢竟有限,最終的成功還要依靠自身的實力。
在越南,華晨建了一個輕型卡車的組裝廠,目前的年銷量達到4000到5000臺,而東盟其他國家,華晨目前出口的產品不多。“我們出口東盟的產品很少,因為對東盟市場目前的情況還不熟悉,東盟國家和我們國家的駕駛習慣也不同,目前我們還沒有特別適合部分東盟市場的產品。”
雖然智利自由貿易區的關稅為零,但是哈飛目前出口到智利的汽車數量很少。“這是因為智利對汽車安全和排放的標準控制得比較嚴格。”哈飛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按說東盟自由貿易區潛力最大的地方應該是印尼,但是目前國內的企業在印尼做得都不是很好。”來源: 太平洋汽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