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市場拓展建議
(一) 可銷印尼之臺灣產品及拓展須知
印尼是臺灣的第15大出口市場,僅次于中國、香港、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荷蘭、德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英國、泰國及澳大利亞。臺灣出口超過1億美元的產品項目(以調和關稅二位碼為基準)為機器及機械用具、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塑料及其制品、鋼鐵、人造纖維棉、人造纖維絲、有機化學產品、針織品。
臺灣業者開拓印尼市場之建議如下:
1. 利用在印尼投資之臺灣金融與運輸廠商
「中國信托商業銀行(印尼)Bank Chinatrust Indonesia」自1998年開業至今,營業狀況良好,除雅加達總行外,分別在泗水、萬隆、雅加達西郊工業城Tangerang及雅加達東區Kelapa Kading成立分行,對臺灣業者拓展印尼市場頗有助益。中國輸出入銀行 (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亦在雅加達設有代表人辦事處,可提供金融咨詢與業務轉介之服務。此外,中華航空公司、長榮航空公司、陽明海運、正利航運、長榮海運、立榮海運、長榮貨柜、東亞貨柜等運輸業者,亦可提供各項貿易、市場行情及運輸等信息。
2. 注意付款條件
印尼本土銀行之財務情況及信用欠佳,臺灣出口廠商應要求印尼廠商以T/T 方式支付貨款,或透過在印尼之外商銀行、合資銀行申請開立信用狀,或向臺灣輸出入銀行指定辦理輸出保險之當地銀行與Bank Chinatrust Indonesia申請開立信用狀。
3. 參加專業展覽或貿易訪問團
印尼國內市場規模龐大,政經日益穩定,臺灣業者可參加印尼專業展覽或籌組貿易訪問團方式拓銷。
4. 與印尼投資之臺商工廠進行生產與行銷策略聯盟
臺灣有甚多廠商在印尼投資設廠,由于多系使用自有資金,甚少向銀行借貸,多年來憑借跨國經營之商譽、精確之匯率走勢判斷與充分利用本地廉價之天然及勞動資源,經營頗為成功。臺灣業者應可利用其良好管道,共同合作攜手開發其它地區市場。
5. 謹慎選擇合作伙伴
印尼僑商多為臺灣廠商主要往來對象,但因部分僑商業者缺乏商業道德、言行不一、不守信用,常有詐騙情事。臺灣業者前往印尼投資或貿易,被當地華裔印尼人侵吞資產者,時有所聞,遭合作伙伴設計陷害,以致名列入境黑名單,甚至入獄者亦有。印尼政府現已準許外人100%擁有出口工業,臺灣業者除非確有必要,建議勿以合資方式經營產業。
(二) 可銷臺灣之印尼產品及相關建議
2004年印尼是臺灣的第9大進口來源國,僅次于日本、美國、中國大陸、韓國、德國、沙特阿拉伯、馬來西亞及新加坡。臺灣進口超過1億美元的產品項目(以調和關稅二位碼為基準)為液化天然氣及煙煤、木及木制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機器及機械用具、紙及紙制品、無機化學品。
臺灣廠商可以下列方式向印尼采購或投資:
1. 可移轉國內不具競爭力之產業赴印尼投資:臺灣許多勞力密集產業已紛紛將生產基地外移,印尼天然資源豐富,國內市場廣大,我商可將印尼列為對外投資之對象,產品除銷售本地市場外,亦可回銷臺灣。
2. 注入資金,并購有潛力之出口導向產業:印尼政府之高利率政策,造成出口業者資金成本過高,周轉困難。臺灣廠商可考慮以并購、標購等方式取得其經營權,以擴大國際市場。惟須透過國際著名會計事務所了解其財務狀況,以免受騙。
3. 以OEM方式委托印尼廠商代工:金融風暴后印尼經濟嚴重受創,當地許多生產業者因缺乏現金周轉而陷入困境。臺灣廠商可提供圖樣、模具、工業原料,委托印尼業者代工生產,以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行銷利潤。
4. 近年來,印尼貿工部之外貿推廣局(National Agency for Export development,NAFED)為加強拓銷海外市場,在網絡上可提供印尼出口商查尋服務,網址為http://www.nafed.go.id/emain.htm ( 點選"Trade Opportunities" ) 。印尼發行量最大之英文報「雅加達郵報」(JAKARTA POST)在其網站www.thejakartapost.com 上,亦可提供全文檢索及免費數據庫服務。臺灣廠商可上網查詢最新市場信息。此外,臺灣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之「貿易機會網站查詢」、外貿協會之「貿易機會數據庫」(http://member.cetra.org.tw/mycetra/chinese/index.asp)及臺北市進出口公會等,亦定期更新臺灣與全球各主要貿易國家之進出口貿易機會,臺灣業者可充份利用,以爭取拓銷印尼市場之商機。來源:華夏體育用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