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壓歲錢”多得有點“變了味”
按越南古老習俗,給壓歲錢最初是將銅錢串起來,用紅線綁成龍形或寶劍形,放在孩子的床腳或枕邊,以震懾妖魔鬼怪,讓孩子安心睡眠。之后壓歲錢演變為新年送紅包,意味著能給人們帶來喜悅和幸運。
在越南,大年初一早上,子孫們給祖父母、父母等長輩拜年,長輩也用紅紙包些錢作為回贈,希望兒孫懂事聽話,學習進步。孩子們往往將錢攢起來,或者先由父母保管,需要的時候征得父母同意再使用。
一位越南朋友告訴記者,從前長輩給孩子的壓歲錢并不多,象征性地給個500或1000越南盾(1美元約合1.6萬越盾),有時不給錢,就給塊糖果,只是希望能帶來好運。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給的壓歲錢也越來越多,多得有些“變了味”。
按照眼下越南的行情,壓歲錢一般從5000到10萬越盾不等。越南人走親訪友拜年時,遇見孩子就要發紅包(即壓歲錢),所以在年前往往需要準備一大堆新鈔票。有人將紅包做上記號以供辨認,或者買幾種圖案不同的紅包,在其中封入金額不等的鈔票。拜年時,根據親疏遠近因人而異。原本長輩給孩子壓歲錢是體現對孩子的美好祝愿,如今卻成了一種負擔。
在外企工作的越南職員阮清杏對記者說:“我表哥在省城建部門當官,他兒子每年都能收到1000萬越盾左右的壓歲錢,這還是幾年前的事了。不過這對教育孩子沒有好處。小孩子盼著過年的時候拿紅包,還互相攀比。壓歲錢原有的美好寓意慢慢喪失了!北緢篑v河內記者:費洪海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