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東亞投資論壇在京舉辦
編輯: 發表時間:2008/5/12 瀏覽次數:5420
人民網5月12訊:“2008東亞投資論壇”5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論壇以“全球金融震蕩背景下的東亞投資合作”為主題,中國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東盟協會主席顧秀蓮、商務部副部長陳健以及來自東亞政界、企業界以及學術界的人士,就東亞地區啟動新一輪的以投資拉動為特點的東亞合作展開討論。
與會者認為,東亞合作始于1997年的東亞金融危機,解決這一危機的出路在于加強東亞合作,發揮各個國家資源的優勢,增加整個東亞地區內部的貿易和金融合作,特別是資本市場的發展等等,解決貨幣錯配的問題,這些都會有利于將來能夠擺脫由于美元本位制引起的經濟危機。當年的金融危機不復存在,但是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危機不可小視,世界上有很多經濟學家認為這場危機是幾十年來最為嚴重的一場危機。
中國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東盟協會主席顧秀蓮在本次論壇上指出,中國一貫高度重視并積極地發展地區經濟合作。當前東亞合作還僅僅是一個起步的階段,要實現建設以經濟共同體為重要支柱的東亞共同體的長遠目標,僅有貿易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需要有投資,投資能夠深化地區的一體化,是建設東亞共同體的重要支柱。投資合作理應成為東亞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成為東亞合作深化的推動力。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陳健指出,東亞合作已有堅實的基礎。中國與東亞各國地域相鄰,文化相近,經濟互補性強,具有開展投資合作的條件和優勢,在中國與東亞各國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東亞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之一,東亞也日益成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重點地區。截止2007年底,中國實際使用外資7630億美元,其中19.3%來自東盟10國和日本、韓國。截止2007年底,僅中國商務部核準和備案的,在東亞國家設立的中資企業共計1950家,直接投資額達到35.2億美元,占中國對外投資的4%左右。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進程加快,已形成了一批在國際市場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和產業,中國企業跨國經營能力也在逐步地提高。上述這些都為深化中國與東亞各國投資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盡
管有東亞有合作強烈愿望和需求,然而東亞投資合作還有種種障礙要克服,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李若谷指出,東亞的投資環境相對較差。
李若谷認為要克服當前的困難,促進東亞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必須采取綜合性政策和措施,加強東亞合作。總體來說,應該建立東亞統一的貨幣,但是要有很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不同的步驟,一步步地實現,剛開始可以考慮建立一個類似于EMS的系統,類似過去的歐洲貨幣體系,建立聯動機制,慢慢走向統一的貨幣,為東亞未來的發展建立一個更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