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進出口:亞洲各個國市場持續活躍
亞洲各國市場在我國中藥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2007年度貿易額達到10億美元,已占據我國中藥進出口貿易總額的半壁江山,歐美各國位居其后。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度,全球與我國開展中藥貿易的國家達163個。其中,亞洲仍是中藥產品進出口的主要市場,貿易額達到10億美元,同比上升11.23%。我國與亞洲各國中藥貿易額占我國中藥進出口總額的65 .76%。
在亞洲市場,我國香港特區和日本是我國中藥產品的主要貿易伙伴,2007年中藥貿易額分別達到3.41億美元、2.25億美元,同比增幅分別為20.71%、6.45%。位列其后的分別是韓國(進出口額為1.03億美元,同比增長1.16%)、印度尼西亞(進出口額6290萬美元,同比增長41.54%)、越南(進出口額5178萬美元,同比增長76.04%)、馬來西亞(進出口額4026萬美元,同比增長47.67%)、新加坡(進出口額4009萬美元,同比增長10.28%)。 2007年,歐洲與我國的中藥進出口貿易額為2.25億美元,同比增長13.15%,平均價格增長23. 89%,所占比重為14.68%。德國、法國、西班牙、英國、荷蘭、瑞士與我國中藥貿易額均在千萬美元以上,上述6國貿易額占我國對全歐洲市場貿易總額的75%,其中德國為5636萬美元,法國為3695萬美元,西班牙為2535萬美元,英國為2193萬美元,荷蘭為1699萬美元,瑞士為1129萬美元。 由于匯率等因素的影響,2007年我國中藥產品對美國貿易額與上年相比微量增長,達到1.66億美元,平均價較上年下降6.16%;對加拿大進出口總額為1414萬美元,數量、金額、平均價均呈下降趨勢。 從出口市場來看,2007年我國中藥出口市場與進出口情況大體相當,全球合作伙伴達到15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與100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同比顯示為增幅。 2007年我國中藥產品對亞洲市場的出口額達7.69億美元,同比增加9.77%,平均價格上漲6.31 %,所占比重達到65.25%。其中,對我國香港地區、日本、韓國的出口額分別為2.21億美元、2.1億美元、1億美元,增幅分別為28.03%、5.08%、2.3%。出口額在千萬美元以上的有4個國家(地區),越南(出口額為4 785萬美元,增幅79.37%)、馬來西亞(出口額3656萬美元,增幅38.4%)、我國的臺灣省(出口額337 9萬美元,增幅31.65%)、新加坡(出口額2871萬美元,增幅4.69%)。我國對亞洲出口的中藥產品以藥用植物、植物提取物、中成藥為主,金額分別為1.72億美元、1.11億美元、8655萬美元。 2007年我國對歐洲出口中藥產品1.81億美元,同比增長5.53%,比重達到15.38%。其中對德國出口額最高,達到3878萬美元,增幅為15.85%,平均價格增長34.37%,出口的產品主要是植物提取物、用作香料的植物、殺菌殺蟲用植物等,出口平均價增幅明顯;對法國出口額位居第二,達到2739萬美元,同比增長5.82 %;對西班牙出口額達2494萬美元,同比增長31.22%,增幅位居歐洲國家第一。 進口市場中,拉丁美洲優勢明顯。2007年我國中藥類產品進口貿易國達到95個,進口額同比呈現增幅的國家有69個。在中藥類進口市場中,除亞、歐傳統地區外,拉丁美洲遠超北美洲,緊隨歐洲之后位居第三。 2007年我國從亞洲國家進口中藥類產品2.4億美元,同比增長16.18%,平均價增長36.33%。自我國的香港地區、印尼、印度、日本、新加坡的進口額均超過千萬美元,其中自香港地區進口達1.19億美元。中式成藥、海草海藻、薄荷油、藥用干鮮植物是自亞洲國家進口的主要產品類別,其中中式成藥進口占絕對優勢。 2007年我國從歐洲進口中藥類產品4407萬美元,同比增長60.89%。主要進口產品為中式成藥、阿拉伯膠和植物液汁及浸膏,進口額分別為1447萬美元、659萬美元、608萬美元。 從拉丁美洲進口中藥類產品3696萬美元,同比增長12.44%。主要進口產品為海草海藻類商品,進口額為1818萬美元;另一種為魚油、脂及其分離品,進口額為1747萬美元。此兩類商品占據自拉丁美洲進口額的96%。羅揚 產經網-中國醫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