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食品價格預計再漲20%
通脹高企,全球大米價格高漲正演變成政治議題,全球性機構已開始草擬方案以應對食品價格過高問題,預計本周各國財長在華盛頓召開會議時將討論食品價格過高議題。在截至1月尾的一年內,全球食品價格上漲了35%。聯合國糧農組織警告,短期內食品價格將繼續維持高位,供應短缺亦將持續,個別比較貧窮的國家可能因食品而發生暴亂。專家分析指,雖然各國將努力增加食品供應,但全球范圍內正在發生朝向高食品價格的結構性變化,且這種趨勢很難逆轉,全球糧價料再漲2成。■本報記者:荊才
本周內地將公布首季宏觀經濟數據,全球食品價格難降消息令人更擔憂內地和本港未來通脹再走高。
聯合國下屬的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總裁Lennart Bage表示,各國將努力增加食品供應,但全球范圍內正在發生朝向高食品價格的結構性變化,而且這種趨勢很難逆轉。
料4至6年內不回落
巴西前農業部長羅德里格斯10日稱,全球食品價格在4至6年內不會回落,此后全球糧食產量才會趕上來自新興國家的新需求。
聯合國的記錄顯示,食品價格自02年開始上漲,最初漲勢緩慢,但現已加速。食品價格較02年已上漲65%。僅去年全球乳制品價格就上漲近80%,谷物價格上漲42%。
米價今年已漲價45%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米期貨今年內已大幅漲價45%,自01年以來已漲5倍,而小麥價格亦創下28年來最高。僅今年頭2個月,世界糧食價格就上漲了9%。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盧鋒指,如果假定新一輪糧價上漲能夠達到上一輪1995年的高峰,那么從時間序列數據看,3種谷物價格還有近20%至25%上漲空間,‘據現在情況看,我寧愿預測未來實際糧價上漲空間只有2成左右’。
全球大米庫存20年最低
聯合國糧農組織表示,去年全球大米產量達到了6億余噸,連續2年保持增長,但由于產量的增長低于人口增長,人均大米產量仍在下降。
糧農組織預測今年全球稻米產量將達到6.613億噸,比去年增加近1,200萬噸或1.8%,但對谷物的需求卻上升2.6%,較10年來的平均水平高1.6個百分點,可見全球大米產不足需的情況仍然存在。
美國農業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大米庫存量已跌至7,520萬噸,創下80年代以來的最低,僅為本世紀初的一半。
各國自保 限制出口
由于糧食供應緊張是全球性的,許多國家紛紛采取措施自保。3月28日,越南宣布今年大米的出口量將大減22%,印度也公布將出口大米的最低價格大幅調高近5成。越南和印度是全球第二和第三大大米出口國,它們大幅削減大米出口量,導致全球大米供給減少了1/3。隨后,柬埔寨和埃及也發布了大米出口禁令。
這加劇了糧食供應緊張的狀況。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指出,今年大米的全球交易量約為2,990萬噸,全球出口量由于出口限制政策,將比去年下降3.5%。
貧窮國缺糧紛爆暴亂
聯合國糧食計劃署的主管官員8日表示,由于全球飆升的食品價格,布基納法索、喀麥隆、埃及、印尼、象牙海岸、毛里塔尼亞、莫桑比克和塞內加爾都先后發生騷動或暴亂。
世銀行長佐利克7日指出,目前的高糧價將不會是短期現象,很可能會持續數年。他警告,由于糧食和能源價格達到連續6年來的最高點,墨西哥、也門等33個國家可能面臨‘社會動蕩’。 香港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