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工業園:中越經合新沖動(圖)
早報特派記者 金蓓蕾發自越南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第五郡是華人的聚集地。早報特派記者金蓓蕾攝于越南胡志明市
投資1.05億美元的中越龍江工業園已經開始建設。通貨膨脹、越南盾貶值等經濟問題,看上去并沒有給龍江工業園帶來沖擊,在越南忙碌著的中國創業者們依然躊躇滿志。 “雖然正式開工典禮要到下月才舉行,但是目前園區已經開始進行填沙平路等基礎建設了,各項工作實際已經啟動。”中越龍江工業園董秘唐震宇表示,“你來得很不湊巧,翁明照董事長和林志農總經理剛剛帶著園區招商部去中國出差了。” 越總理特批“一號工程” 中越龍江工業園由浙江省前江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投資,位于越南前江省新福縣,距胡志明市40公里,占地6平方公里。園區項目由浙江協力皮革股份公司(40.5%)、四川乾盛礦業有限公司(40.5%)與諸暨海亮集團(19%)聯合投資,計劃2012年建成,6年收回投資成本。 龍江工業園是越南第一個中國獨資的工業園區,也是目前中國在越南開建的最大規模的工業園區。 作為國家級示范工業園區,越南方面給予高度支持,越南總理阮晉勇優先特批,前江省省長把該項目當作“一號工程”,稱這是“百年不遇”的重點項目。 “越南政府對工業園建設用地的審批十分嚴格,全部由總理一支筆批準,任何地方政府無權審批。外商投資企業取得投資執照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在中國駐胡志明市總領事館經商處的積極推進下,龍江工業園審批只用了三個月。”唐震宇說。 中越兩國均對龍江工業園項目大力支持,龍江工業園區1平方米土地50年租金僅為1美元;入園企業可享受越南政府對外商投資十分優惠的減免稅政策:構成企業固定資產的設備免進口稅;產品出口免稅;自企業開始投產之日起,生產用原材料、物資、零部件進口可免進口稅5年;15年優惠期間所得稅率10%,其中包括有利潤之年起免稅4年、減半9年(5%),優惠期后所得稅率28%。 同時,中國商務部也將陸續出臺政策對這類境外經貿合作區進行支持,對每個“境外經濟特區”給予2億~3億元人民幣的財政支持和不超過20億元人民幣的中長期貸款,承擔企業的一些非經營性風險,還有金融、保險、出入境、稅收優惠政策等。 據了解,為進一步給中越經貿合作提供便利,越南上月與中國簽訂協議在運輸上開綠燈。以前中國車輛無法直接將貨物運到越南,入境時必須換成越南車輛。但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中國車輛可直接過境越南,企業不僅能節約成本、提高效率,還能緩解貨物供求關系。 200家中國企業望入駐 龍江工業園已與越南前江省政府建立了“園區建設協商制度”,將構筑越南最好的為促進入區企業成功發展的“良性互動機制”。 浙商翁明照在越南設廠已有8年,生產的皮革制品占領了越南市場75%的份額。作為胡志明市中國工商總會副會長,他為順利建設龍江工業園創造了很好的先期經驗和人脈資源基礎。總經理林志農此前管理越南鈴中工業園12年,也摸索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與越方合作的方式,可幫助解決新進企業注冊、出口企業跑關、勞資矛盾協調等問題。 唐震宇透露,龍江工業園董事長翁明照將邀請中國國內200余家勞動密集型企業入園建廠,目前已有30多家洽談入駐意向,另有17家企業簽訂了租賃協議。第一批確定入駐的企業包括海亮股份(002203),其計劃在龍江工業園設立海亮(越南)銅業有限公司,將其位于浙江諸暨的年產能3.5萬噸的銅管生產線搬遷至越南,同時新增年產能3.6萬噸,預計2009年下半年投產。 按照翁明照的計劃,整個園區預計五年建成,帶動中國內地200家企業入園,投資額8億美元。 其中,紡織企業50家,產值達7.5億美元;輕工企業50家,產值7億美元;各類家電企業30家,產值5億美元;機械、電氣、電子產品企業25家,產值4億美元;建材、化工企業25家,產值4億美元;醫藥企業5家,產值7000萬美元。 據估算,園區可以一次性帶動國內設備、原材料出口15.2億元人民幣,每年帶動國內出口91.2億元人民幣,進口11.4億元人民幣,年銷售額342億元人民幣,年增加出口額273.6億元人民幣,優惠期后每年增加當地稅收2.28億元人民幣。 初步估計,園區可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約13萬個,其中區內就業機會10萬個,區外配套用工3萬個。還可創造大量外匯收入,提升當地產業結構、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等。 產業轉移首選越南 近年來,中國國內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不斷升高,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受困于新《勞動合同法》出臺、外資企業稅負加重、不斷走強人民幣匯率等多重因素,中國內地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利潤空間遭到擠壓,處于產業鏈低端的企業紛紛撤離根據地,僅珠三角就倒閉了上萬家企業。 “中國內地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東盟國家轉移成為一種趨勢,其中越南是他們的偏好。”唐震宇說。 首先,越南比泰國等其他東盟國家局勢要穩定。盡管新加坡的社會環境在東盟排第一,但其人力成本遠高于越南。其次,越南經濟正在起飛。盡管由于采取過激措施導致經濟過熱,走了一點彎路。但是越南一直在學習中國、新加坡等國的發展經驗,不斷總結教訓。第三,越南擁有綿長的海岸線,胡志明市和河內等主要港口條件較好,且有深水泊位。另外,越南政府還推出了一系列對外開放的政策。這些都使得越南成為中國產業鏈轉移的首選地。 舉例來說,新能源、高科技、生物科技、信息業、環保、基建工程、教育、醫療等企業均可得到獎勵。工業園區、加工出口區有特別獎勵;雇用人數在500人以上就有獎勵,超過5000人獎勵更多。國際大型投資案,可獲得四年免稅,九年減半征收的特優待遇。對于能夠形成固定資產的機械、物資、專用運輸工具、零部件、附件等進口產品和越南國內目前沒有能力制造的商品關稅一律全免。 許多計劃將產業鏈轉移的日韓企業已經先行一步。比如日本佳能公司把設在中國東山工業園的工廠關掉,搬到了越南北部的日本工業園。“佳能如果在中國招工人每月開1500元也不一定招得到人,但是在越南每個月500-800元就行了。現在,中國不少浙商,甚至北京的企業也想過來發展。”唐震宇說。 經濟預期半年恢復 “25%的通貨膨脹率算什么,越南人對以前百分之幾百的通脹率都不放在眼里。困難是暫時的,越南政府已順應時勢采取了很多補救措施。我們預計越南經濟半年就可恢復,各項過高的指標會回落到之前的水平。”唐震宇向記者表示。 上周,胡志明市政府召集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外企針對現在的經濟形勢進行座談。 在這場對外商投資信心的大摸底中,外企代表都表示對越南經濟中長期發展的信心不動搖,將繼續在越南開展業務。“我們也這樣認為。”唐震宇說,“我們要做守信用的企業,我們不會在越南經濟遇到問題的時候離開。這是在對越南政府履行承諾,也是樹立好形象和信譽的做法。” “雖然越南面臨經濟問題,但我們在決定建設龍江工業園之前做了大量考察研究,對各種情況都做了謹慎和全面的考慮。沒有一定把握不會做如此大的投資。” 唐震宇對園區將來的發展相當有信心,“我們的三大股東總營業額超過207億元人民幣,在銀行的綜合受信額度超過10億元人民幣。此外,西貢港是全越南運輸成本最低的貨運集裝箱海港,而且,從胡志明市到芹苴的高速公路年底就能通車,這是越南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條高速公路。這些都是龍江工業園獨一無二的優勢。” |